为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指导意见》及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等有关文件部署,进一步提升广东省中小学校、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名师在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中的指导、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推动广东省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高质量发展,省教育厅在全省开展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遴选工作。我校陈磊副校长被评定为首批广东省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工作室建设周期为3年,现面向广大教师进行招募入室学员和网络学员,具体如下:
一、工作室主持人基本信息
陈 磊
广东华侨中学副校长。中学物理高级教师,从事德育教学工作24年,具有丰富的教学和育人经验。学校家庭教育实践基地主要负责人。自2012年开始连续五年坚持申报并高质量完成《广州市家庭教育特色项目》的课题。2012年特色项目研究《特殊家庭的家庭教育》,重在激发单亲/离异/困难家庭孩子的自强不息精神;2013年《梁启超家学思想对当代家庭教育的启示》,旨在借任公中西融合之家学助力“侨”特色的家校内涵发展;2014年《关注男孩危机,拯救男孩教育,塑造阳光男孩》,针对男生缺乏阳刚之气的普遍现状;2015年《拯救“手机控”学生》,关于家庭教育中的媒介素养教育;2016年《“塑造阳光男生”校本教材开发》,形成我们家长学校校本教材《与孩子一起成长》3册,成功申报为广州市“十二五”规划德育研究专项课题。2020-2023年广东省教育学会课题《基于“家庭成长教育”的高中生生涯教育行动研究》成功结题。
二、工作室指导专家简介
李子良
广东华侨中学校长,中学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广东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广东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广州市政府督学。
先后任广东省第十二届政协委员,第十二届省督学,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4+2”模式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师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广州市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
先后获“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蔡辰梅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研究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德育论专业委员会理事,广东省中小学德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在《教育研究》《教师教育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3项,完成专著4部,获得省级以上教学科研奖励3项。主要研究领域为教师专业伦理、学校德育。
郑向荣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副教授、美国芝加哥洛约拉大学访问学者、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家庭教育部副主任,广东省中小学家庭教育指导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广州市家庭教育指导首批入库专家,全国幼儿园职业园长和专业幼师培训特聘专家、广东省百千万名校长、名班主任培训导师,获得萨提亚(Satir)模式家庭治疗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广东省高校中级心理咨询师资格。
廖 文
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未来学习空间研究中心主任、华南师范大学劳动教育研究中心、教育部学校发展规划中心“未来学校”计划专家委员会成员、广东教育学会创新教育专委会副秘书长、广东家庭教育研究会家校社共育专委会理事长、广州市青少年心理辅导协会会长。
祁丽珠
家庭教育专家,资深媒体人,曾任《孩子》杂志·小学版和家校共育版主编,现任《当代家庭教育》编辑部主任。社会职务广东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副秘书长,广东省家庭教育讲师团副团长,广东省家教家风志愿服务队队长,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青少年阅读指导专家委员会专家。
三、工作室理念
陈香凝智圃,磊石聚群鸣。
芝兰相映处,椿萱荫满庭。
四、工作室成员的职责
(1)工作室成员制订个人成长发展规划,明确个人成长发展目标,配合工作室主持人共同制订具体培养计划;
(2)积极承担工作室科研课题任务,课题主持人指导工作室成员完成课题开题和部分研究工作。
(3)工作室入室学员每学年参加集中研修活动不少于5天,参加网络研修活动不少于4次,开设公开课、班级活动、研究课或专题报告等不少于1次。
(4)尊重工作室主持人及工作室其他成员,服从工作室主持人的有关工作安排,及时完成工作室主持人布置的各项研究任务。
五、遴选条件
(一)入室学员
1.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热爱教育事业,思想政治素质较好,师德高尚,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成熟的家庭教育工作理念。能够熟练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承担工作室的相应职责和任务,具备培训和指导其他老师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和实践能力,主持过区级以上课题,或参与过市级以上课题(排名前三)或在市级刊物上发表过家庭教育工作相关文章,获得区级以上与家庭教育工作相关的奖项或表彰,原则上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
2.每周期8-10名,身体健康,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由区级及以上家庭教育工作优秀专兼职教研员(专干)、学校行政、教师组成。主持人所在学校不得超过2人(3个校区及以上的学校不得超过3人,1人兼任主持人助手),其他入室学员必须从外校遴选(每校不超过1人)。省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培养对象纳入工作室入室学员,不占所在工作室名额,每个工作室最多招收1名培养对象。鼓励珠三角的工作室招收一定比例粤东西北欠发达地区家庭教育骨干教师为入室学员
3.入室学员经申请由主持人自主双向选择,实行动态管理,原则上三年内不能退出。入室学员的聘期为1个周期,且每期只能参加1个省级工作室(含名班主任工作室和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入室学员由所在地市教育行政部门(省属学校)和主持人共同确定,并报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备案
4.工作室入室学员所在单位要按照工作室有关要求成立家庭教育工作坊,并开展工作,完成相关任务
5.期满考核及格、优秀的入室学员,由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发放结业证书、优秀入室学员证书。
(二)网络学员
每周期网络学员15-20名(主持人所在学校不超过6人)。网络学员主要任务是学习,同时协助工作室完成一定的教育实践和研究任务。
六、遴选程序
(一)入室学员
1.个人自荐。符合条件且愿意参加省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学习的,填写《首批广东省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入室学员申请表》(详见附件)。
2.单位推荐。各校可推荐入室学员1名,并盖章确认
3.主持人考核。工作室主持人按照择优原则对各学校推荐的人员进行考查、考核,形成考核意见,并汇总入室学员名单(附件4)报所属市、县(市、区)教育局
4.提交方式。请有意加入工作室的于7月15日前将附件3电子版发到工作室主持人邮箱(465608289@qq.com)。纸质版在面谈时提供,面谈时间由工作室主持人另行通知。
(二)网络学员
请有意加入工作室的于7月15日前将附件3电子版发到工作室主持人邮箱(465608289@qq.com)。
期待与热衷于家庭教育、
对育人与成长有追求的您相遇!
欢迎您的加入!
附 件
陈磊首批广东省中小学幼儿园
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入室学员申请表
请扫码下载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