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路,薪火相传;育人之业,匠心永铸。为助力新教师快速成长,夯实专业根基,广东华侨中学开展了为期三周的系统性新教师培训活动,全方位提升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与职业素养。
一、课堂展示显匠心 新秀风采初绽放
为促进新任教师尽快熟悉课堂教学要求,掌握教学行为规范,提升教师专业素养,7月7日上午,我校开展各学科新任教师教学汇报课活动。本次活动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学科,新任教师登台展示,学校领导、学科骨干教师共同参与听评课,为新教师的专业成长把脉定向。
课后,学科老师从教学目标设定、课堂活动设计、学生反馈评价等维度进行细致点评,充分肯定了新教师在信息技术融合、课堂互动设计等方面的亮点,同时提出确保课堂环节紧密围绕核心目标展开、设计分层任务,让不同水平学生均有收获等建议。
二、启智于思谈科研 筑梦于行筑赛基
为助力新入职教师深入领略科研竞赛的魅力,明晰科研竞赛的参赛路径与备赛策略,激发创新思维与科研热情,我校于7月7日下午组织开展了科研竞赛介绍讲座。此次讲座诚邀在科研竞赛指导领域拥有丰富经验的刘颖莹教师和马艳霞教师担任主讲。讲座围绕科研竞赛的多元类型、备赛技巧、备赛过程以及竞赛流程等核心内容展开,详细剖析了科研竞赛的特点与侧重点,对如何备赛进行了细致解读,还对科研竞赛的报名、晋级等流程进行详细介绍,让新入职教师对参赛全过程有清晰认知。
三、智教赋能教学 创新高效前行
为推动教学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提升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与效率,开展7月7日下午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培训。本次培训邀请在教学实践中成功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培训讲师何阳作为主讲人。培训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各环节的应用,包括智能制卷制卡批改、个性化学习支持等方面。在智能制卷制卡批改环节,主讲人介绍了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工具快速制卡、批改选择题和填空题,高效赋能教学。在个性化学习支持部分,主讲人讲解了如何借助人工智能分析学生的考试数据,为学生提供精准的学习建议与辅导。主讲人通过实际操作演示,让教师们直观感受人工智能为教学带来的变革与提升。
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培训
四、薪火相传共成长 砥砺前行谱新篇
7月8日,学校继续开展各学科新任教师教学汇报课活动。语文科老师课题为李白《将进酒》,从“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诗句中看出李白的人生态度,让学生沉浸式体验诗人情感。政治课老师课题为《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以解读“神奇红色果实”的前世今生为总议题,细分为“初察红果藏神妙,细研红果之玄机”“种植广东咖啡,助力乡村振兴”“科技逐步新发展,咖啡奥秘更渐明”三个议题,引导学生明白感悟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并对人的认识从何而来陷入深思。
本次活动不仅为新教师提供了展示平台,更通过“以课促研、以评促教”的方式,推动教师团队整体发展。后续,学校将通过师徒结对、精品课例研修等形式,持续助力新教师专业成长,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五、师德铸魂守初心 文化传承担使命
7月9日上午,黄靖彬书记在学校五楼会议室对新教师进行师风师德培训。首先是教师角色的转换、定位和心态,黄靖彬书记强调大家从优秀学子到卓越教师身份的转换,要始终保持一颗教育的初心。黄靖彬书记现场分享了广州传统民俗文化与市井生活,在有趣的互动中希望新老师们可以了解广州文化和未来的教育对象,能够融入广府多姿多彩、趣味纷呈的生活中。通过讲述广东华侨中学的历程,黄靖彬书记向新老师们展示了进取、勤劳、开放、包容和奉献的华侨精神。其次是教师形象的塑造,黄靖彬书记强调新教师们要培养高尚的师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讲究得体的着装和言行,正确引导学生。
最后是教师师德建设必学内容,黄靖彬书记强调了党的教育方针,详细解读了《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着重强调新教师们的教育教学需要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潜心教书育人,关心爱护学生,坚守廉洁自律等等,让新教师们明白了教育的初心和底线,从而规范自己的从教行为。
六、思维碰撞生智慧 同心筑梦向未来
7月9日上午,新教师培训学员分享交流汇报会举行。汇报会由武四海副校长主持,分四个小组进行汇报总结,校领导针对大家的发言展开互动和点评。
各位新教师代表的总结主题各异,大家都一致表达了自己在培训过程的收获和感动,新教师们从思想、行动上迅速融入教师角色当中。
思维共生课堂
李子良校长在互动和点评中强调,思维共生课堂在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升学生思维。
享受课堂
麦剑文副校长希望新教师们思考自己教授的学科“味道”是什么,如何让学生们享受课堂,产生学科兴趣。
立德树人
陈磊副校长重点强调立德树人是教育的首要任务,真正的德育是人本主义式的关怀,是将爱与智慧融入其中,同时启发大家思考如何面对职业倦怠,以及在教学中需兼备无声试讲与有生思考,在教育教学生涯中活出自我,寻找自己的价值和方向。
跨学科合作
武四海副校长对新教师提出几点要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学科教师加强跨学科合作、德育合作;注重教师自身特色发展。
在最后的分享环节,两位音乐新教师献唱广东华侨中学校歌,动听婉转的歌声活跃了现场气氛。
最后李子良校长表示,首先教师发展是学校办学重中之重。学校各部门高度重视、精心策划此次系统性的教师培训工作,青年教师的成长关系到侨中上升期的发展;其次,全面发力、久久为功。教师成长、成熟、成名三阶段发展应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新教师需要尽快站稳讲台、讲好每一堂课,学校会为教师发展提供全方位、系统性的指导和支持;最后,同心同德、全力以赴,希望全体教师为侨中而努力,凝聚成为一个目标共同体。
为期三周的新教师培训活动,通过系统化设计、精准化施训、科学化评价,助力新教师站稳讲台、迈好职业第一步。学校将持续构建教师发展长效机制,为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奠定坚实基础。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