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2025年广州市学校科技特色夏令营在广东华侨中学高中校区盛大开营,本次夏令营以 “科技工程与人工智能分营探索之旅” 为主题,由广州市教育局主办、广东华侨中学承办。在我校四楼报告厅齐聚一堂,共同开启这场科技探索之旅。
广州市教育局科研处处长陈颖钊,科研处相关负责人员、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吕建明,广东华侨中学副校长麦剑文、武四海,福建省龙岩市实验学校副校长张永林,英德市英德中学师生代表,广东科技教研团队及分营指导老师以及来自全市初中的90名营员和志愿者团队,参与了本次开营仪式。
一、嘉宾致辞
武四海副校长介绍自2017年启动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以来,学校构建“五位一体”科学教育课程体系,多名学生考入国内外顶尖高校。举办本次夏令营,是学校面向全市发挥“全国航空特色学校”“教育部人工智能教育基地”示范引领作用,培养青少年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应然之举,更是积极主动探索科创拔尖创新预备人才有效培养机制的实践之行。
广州市教育局科研处处长陈颖钊对学校在科技教育上的投入表示肯定,强调夏令营是深化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行动方案》“18条措施”的重要实践。他希望营员们能成为“未来探索者”,通过动手实践点燃创新引擎,为科技自立自强储备力量。
来自广东华侨中学教育集团南村侨联中学的戴佳怡同学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她表达了对科技探索的热情,感谢教育局搭建实践平台,并承诺会以严谨态度对待课程,注重团队协作与安全规范,还呼吁营员们将好奇心转化为实际成果,共同追逐科技梦想。
二、授旗开营
广州市教育局科研处处长陈颖钊、华南理工大学吕建明教授为空天工程与人工智能分营学生代表授旗,这标志着夏令营正式启动,营员们对接下来精彩纷呈的课程和科技实践活动充满期待。
三、大师讲座
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吕建明教授围绕AI话题展开了一场《走进人工智能》的精彩讲座。
(一)AI的产生历程与发展现状
从人类对工具的不断创造和发明动力出发,阐述AI作为一种更聪明的工具,具有替代、超越人类某些工作以及创造工具、自我进化发展的能力。
介绍AI发展中硬件、算法软件数学相互博弈的过程,以及因硬件大幅提升迎来井喷期,当前处于算力、数据、算法和模式规模都空前的阶段。
提及AI从解决单个专门问题到通用问题的发展,未来可能达到超级人工智能程度及随之产生的安全问题、能力问题和程序管控等。
(二)AI的实现细节与学习方法
探讨程序管控的安全与能力问题、人类科研角色、大脑与神经系统相关内容,以及电的产生传递和生物中离子现象。还提及人工智能发展,包括巨生智能应用、神经网络构建优化,及数据模型学习、梯度调整等训练调控方法。
主要还探讨了四种学习方法,包括个体学习、试错学习、强化学习和群体学习。
(三)AI的应用场景及对学生的影响与应对
讲述人工智能作为相对成熟概念于1956年在达特茅斯国际会议上提出,该学科具有交叉性,涉及法学、认知心理学等多领域。
展示AI在交通(自动驾驶)、电信诈骗、陪伴机器人(电子宠物市场)等具体场景的应用。
探讨AI发展带来的影响,如可能导致部分职业被替代,以及中学生应如何拥抱AI,同时提到使用AI辅助学习等情况。
吕建明教授在讲座结束后与现场学生进行了热烈互动,耐心解答了大家的疑问,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广东华侨中学将紧握本次承办本次“空天工程”“人工智能”两大科技特色分营的机遇,努力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科技创新拔尖预备人才培养提供“侨中实践”,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更好地服务教育强国和人才强国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