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州市科技特色夏令营广东华侨中学人工智能分营,迎来了充满“创造感”的第二天。营员们从晨光中的活力晨锻起步,在AI理论课与实操项目里解锁“从代码到实物”的乐趣,还与AI围棋程序展开智慧对弈,在“玩中学”中触摸人工智能的多元魅力。
一、晨光启活力 运动赋能,开启元气实践日
清晨7点,朝阳洒满操场,营员们跟着体育老师开启 “科学热身模式”——动态拉伸唤醒肌肉,静态姿势调节呼吸,动作整齐划一,满是少年朝气。随后的三圈匀速慢跑中,即使汗珠滑落,无人轻言放弃,奔跑的身影与晨光交织,为接下来的AI实践攒足活力。
二、初尝AI创造的快乐 从“语音转文字”到“点亮LED”
休整后,语音室里的AI课程率先“点燃”兴趣。庄小云老师以“智能音箱、语音导航”等生活场景为切入点,用“答题通关”的趣味形式,通过互动学习平台带大家拆解自然语言处理(NLP)的奥秘——从语音信号处理到特征提取,抽象原理瞬间变“好懂”。
理论刚落地,实操惊喜就来!营员们打开Python编程环境,调用百度AI开放平台SDK运行代码:当自己的声音被麦克风收录,瞬间转化为屏幕上的准确文字时,机房里惊叹声此起彼伏,“原来AI就在我嘴边!”的兴奋感溢于言表。
更让人期待的“跨界挑战”还在后面:领取ESP8266主控板、面包板、LED灯后,营员们跟着导师一步步搭建电路。当亲手敲出的Python代码,让“开灯”的语音指令成功点亮LED灯时,孩子们脸上满是自豪——这一次,他们真的打通了“数字代码”与“物理世界”的连接!
升级!
打造“微型智能家居”
体验研发的成就感
如果说上午是“从无到有”的尝试,下午邱英杰老师的“智能信息系统作品提升课”,就是一场“从有到优”的趣味升级。课程从一段“智能系统演进视频”切入,抛出“简单电路vs智能控制”的思考题,瞬间勾起营员们的探究欲。
邱老师没有直接讲技术,而是先画了一张“系统模块结构图”:语音指令怎么被Python捕获、怎么通过百度AI转文字、怎么靠WiFi传给ESP8266、又怎么控制灯和风扇——清晰的逻辑图让大家秒懂“软硬件协同”的秘密。
随后,他把任务拆成三个“闯关环节”,让研发变得像玩游戏:
1.优化Python控制端:重构代码,让系统精准“听懂”“开客厅灯”“关卧室风扇”等指令,还能稳定传数据;
2.执行端ESP8266固件开发:指导学生深入理解硬件底层驱动原理,对嵌入式代码进行针对性优化,使其能够可靠地接收来自Python程序的多种指令,并精确控制对应针脚的电流通断,分别驱动灯和风扇;
3.系统联调与集成测试:反复调试软硬件通信,直到指令一说就灵。当实验室里接连响起“开灯”“关风扇” 的指令,且灯亮扇停分毫不差时,营员们欢呼着击掌,亲身感受 “从代码到现实”的创造快乐;
4.当实验室里接连响起“开灯”“关风扇”的指令,且灯亮扇停分毫不差时,营员们欢呼着击掌,亲身感受“从代码到现实”的创造快乐。
三、围棋遇AI 传统与科技的趣味碰撞
傍晚7点,活动室里的“围棋时光”同样精彩。陈老师用生动讲解带大家入门:从“气”的概念到“打吃”技巧,从棋盘布局到胜负判定,千年围棋文化变得鲜活有趣。
随后,“阿尔法狗”闪亮登场。在庄老师的引导下,学有余力的学员们与人工智能围棋程序展开实战对弈。落子无声,思维激荡,同学们在方寸棋盘间亲身体验AI的决策风格和战略思维,感受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的精彩碰撞。
至此,夏令营第二日圆满落幕。从动手搭智能电路到与AI对弈,营员们在趣味实践中解锁AI技能,更让创新潜能在一次次“成功尝试”中不断迸发——这就是AI教育最动人的模样!
四、学员感想
李龙福
今天,我们学习了《智能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原理探索,学到了自然语言处理,简称NLP。其终极目标为让机器”读懂*文字,”听懂*话语,用机器的自然语言回答,同时也学习了机器编程,认识了什么是ESP8266。我感受到了编程的快乐,以及克服难题后的喜悦。
崔文俊
8月20日,今天学习了语音识别系统的编程和应用,以及围棋知识。我感受到AI背后蕴藏的严密逻辑性,沉醉于与先进技术的互动中,更兼在围棋中体味到了传统文化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乐趣。于我,今天是更充实的一天。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