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每一位高一新生从容起步、自信启航,广东华侨中学精心筹备了三场主题讲座:生活辅导讲座、新生入学心理适应指南讲座、“心肺复苏术——CPR”应急专题讲座。这不仅是军训的延伸,更是为高一新生量身定制的高中生活“启明”指南,从生活、心理、安全三大维度,为学生们铺就一条坚实的成长跑道
一、生活辅导讲座:规范指引,助力独立起航
8月21日晚,生活辅导讲座在四楼报告厅率先开讲,为同学们的集体生活提供了清晰而温暖的行动指南。
讲座伊始,一场别开生面的“军被折叠教学”迅速吸引了全场的目光。两位教官默契配合,一位详细讲解“三分叠,七分整”的秘诀,另一位则同步进行标准示范。从铺平、折叠到捏出棱角,每一个步骤都精准利落。原本松软的棉被在教官手中很快变成了方正的“豆腐块”,其背后所蕴含的严谨、细致与坚持的内务精神,也通过这场直观的演示深深印刻在同学们心中。
随后,德育处江国威老师围绕“如何度过美好的住宿生活”这一主题,发表了细致入微的讲话。他从成长的角度,向同学们提出了五项充满关怀与期待的核心理念:一是“拥抱变化,享受生活”,鼓励大家积极适应,在独立与共享中收获快乐;二是“相互尊重,和谐共处”,引导大家学会换位思考,共建融洽的宿舍人际关系;三是“学会自律,自我管理”,强调合理安排作息,养成良好习惯是实现卓越的基石;四是“注重卫生,温馨环境”,指出维护共同家园是每个人的责任;五是“安全第一,防患未然”,将安全意识提升到首要位置。
江老师向同学们发放《宿舍管理规定》,并重点解读了“严禁使用手机”和“熄灯后保持安静”两条纪律红线,明确以扣分累计制为核心的管理与奖惩措施。讲座最后,刘丽荣级长语重心长地强调了纪律对于保障个人安全和集体秩序的重要性,言语中充满了对新生们的殷切关怀与坚定守护。
二、心理适应讲座:拨开迷雾,赋能“心”成长
8月22日下午,“启航新程,‘心’适应,新成长”心理讲座如期而至,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温暖而有力的“心理按摩”。心理科科长杨敏老师向高一新生作心理科的简要介绍,此次心理适应指南讲座由邓鸿昊老师和黄禧老师共同开展。
讲座伊始,邓老师以轻松的提问破冰,迅速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他从发展心理学视角切入,巧妙解析了“心理断乳期”“自我同一性探索”等专业概念,让同学们了解到高中阶段可能出现的情绪波动和心理变化不仅是正常的,更是成长的必经之路,极大地缓解了大家的普遍焦虑。
讲座的核心聚焦于高一新生面临的三大挑战:生活适应、学习适应和人际适应。在生活方面,同学们畅所欲言,提出了“想家”“时间管理混乱”等真实困惑;在学习方面,邓老师通过“学习领域温度计”的互动活动,让同学们闭眼评分,直观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学习状态差距,从而引出对学习方法的迫切需求;在人际方面,通过真实案例的讨论,许多同学对如何处理新的人际关系产生了深深共鸣。
紧接着,黄禧老师针对这些困惑,带来了一个满满的“心理工具包”。面对时间管理,她介绍了“2分钟启动法则”和“吃青蛙法则”;针对情绪波动,她现场带领大家练习了能快速回归当下的“54321”感官安抚法;为帮助熟悉新环境,她提出了有趣的“新大陆探索法”。此外,黄老师还详细分享了成长型思维、KWL预习法、艾宾浩斯复习曲线等学习策略,以及用“我信息”公式实现非暴力沟通的技巧。
讲座最后,黄老师强调了主动求助的重要性,向学生明确了校园支持资源,包括班主任、科任老师、心理教师及亲友。她表示求助是勇敢而非软弱的表现。在黄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用词语分享了当下的感受,许多学生的情绪从“迷茫”“焦虑”转向“清晰”“踏实”。讲座在温馨积极的氛围中结束,为新生接下来的高中生活提供了有益的心理准备和行动指引。
三、应急救护讲座:守护生命,“救”在身边
同日下午,一场关乎生命安全的实战课——“心肺复苏术(CPR)”应急讲座紧接进行,由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民航院区急诊科邓永康医生主讲。
邓医生系统讲解了如何判断救助时机、如何确保环境安全、如何呼叫求援,并一步步拆解了胸外按压(C)、开放气道(A)、人工呼吸(B)的操作要点,包括按压位置、深度、频率和手法等所有细节。他语言风趣幽默,将严谨的医学知识讲述得引人入胜。
在介绍完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的使用方法后,庄镇鸿和唐欢两位医生上台进行了完整的CPR+AED操作演示。到了实操环节,同学们热情高涨,踊跃报名。在医生们“手把手”的指导下,同学们轮流上场,在模拟人身上练习按压和吹气,从知识到实践,真正体验了如何争分夺秒,为生命护航。
三场主题讲座虽已落幕,但知识与温暖仍在延续。由教官、德育教师、心理教师及急诊医生组成的“金牌讲师团”以专业的学识、鲜活的案例与风趣的讲解,将生活规范、心理知识与急救技能生动传递,每一场讲座皆不仅是规则宣讲,更是一次有温度的生命教育;高一新生全情投入,或专注聆听、或认真记录、或积极实操,从眼神中可见对独立的向往,从笑容中可见压力的释然,从动作中可见对生命的敬畏。
此次讲座不仅是知识与技能的收获,更是成长路上的重要基石。未来,学校将继续秉持这份匠心与关怀,陪伴每一位学子茁壮成长。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