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7日下午,广东华侨中学图书馆四楼学术报告厅内座无虚席,高一年级家长会在此隆重举行。李子良校长、麦剑文副校长、陈磊副校长、武四海副校长及各职能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与新生家长共话家校合作新篇章。会议由教导处蔡森副主任主持,围绕“家校聚力,助力新生发展”的核心议题,全面展现了侨中深厚的育人底蕴与高一年级教师团队的专业风采。
一、校长致辞以“五心”铸就育人共同体

会议伊始,李子良校长以《家校合作,倾力打造“五心级””育人共同体”》为主题发表重要讲话。他从侨中九十五年办学历程的历史变革讲起,回顾学校在不同时代的使命与担当,并聚焦新时代侨中“提质创优、再谱华章”的发展目标,引出学校深厚的文化积淀与育人追求。
李子良校长系统阐述了侨中始终秉持的“五心”育人理念,致力于培养既有家国情怀、又具全球视野的时代新人:
同心: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今天,更要着眼于他们的未来。学校坚持以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本,夯实基础,注重实践,鼓励创新。
信心:侨中教师队伍结构优良、名师荟萃。学校拥有李子良、陈磊、蔡森、庄小云、王朝辉、罗燕芬、李中彦等一批省、市级名校长、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已形成一支研究型、专家型、创新型的教师团队,为学生涵育创新精神、启导生涯规划奠定坚实基础。
知心:教师既要做学生成长的导师,也要成为他们的“知心人”。要学会倾听,读懂孩子话语背后的情绪与需求,主动了解他们关心的话题,建立共同语言,消弭代际隔阂。只有真正理解学生,我们的引导和建议才会被真心接受。
耐心:教育是“慢”的艺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好习惯的养成、好成绩的取得,皆非一日之功,离不开日复一日的悉心指导、温柔提醒和坚定鼓励。这颗心,是等待、是守望,是静待花开的定力与坚持。
开心:学校积极推进空天、科创、人工智能、象棋等特色课程建设,强化体育素养,注重传统文化进校园,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断提升美育水平。2019年8月,响应《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学校开设广州市属学校首个高中港澳子弟班,真正实现“多维培养、多元发展”,为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和终身成就奠基铺路。
李子良校长强调,家校合作是构建“育人共同体”的核心动力,他呼吁全体家长与学校携手并肩,共同成为孩子成长的“同行者”与“守护人”。
二、师资亮相卓越团队护航新征程

高一年级级长徐斌老师登台,隆重介绍高一年级师资团队。这支由特级教师、省市骨干教师、名校硕士及海归教育人才组成的“班主任天团”与学科教师团,以其丰富的教学经验、突出的学术成果及亲和高效的德育风格,赢得了学生们的广泛认可。
专业背景雄厚:教师团队中多人获国家级教学竞赛奖项,主持省市级教研课题,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智慧;
德育管理精细化:班主任团队采用“一生一策”跟踪指导模式,通过定期家校沟通、心理辅导、生涯规划等举措,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个性化支持;
学科协同高效:各备课组已提前完成初高中衔接课程研发,确保新生平稳过渡、高效启航。
徐斌级长表示:“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高一年级团队将用专业与温度,让每一位家长放心、每一位学生安心。”
三、教学规划科学赋能,直面高中挑战

高一年级组长刘丽荣老师就高一年级教学安排及高中阶段学习特点向家长做了清晰说明。她首先以“科学定位,整身待发”总结学校近年高考成绩——实现“低进高出、中进优出”,纯文化类普高生连续超额完成市教育局指标,印证了“足够勤奋+科学备考”带来的成长潜力。
刘老师指出,高中阶段知识体量陡增、抽象性增强,总量约为初中的5倍,理科知识尤其注重深层挖掘与系统关联。她重点解析高中学习的核心变化:
思维升级:从初中“线性逻辑”转向高中“模型思维”,需具备条件分析和多路径解题能力;
学科融合: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题成为常态,需关注学科联系与思维方法;
教学方式转变:教师更重引导分析,减少重复讲解,强调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
学习方法革新:需摆脱“听背默”依赖,培养独立思考、阅读与解决问题的素养;
节奏与压力加剧:课堂容量大、进度快,心理层面需适应从“佼佼者”到“竞争平台扩大”的转变。
就如何快速适应高中生活,刘老师也提出切实建议:信任教师团队、积极融入集体、主动调整学习方法,家校共同关注学生心理调适与节奏适应。
四、家校协同共成长支持体系

德育处助理谢敏老师以“理解、支持、引导、放手”为主题,与家长共同探讨初高中衔接阶段的家庭教育策略。他指出,升入高中后,学生普遍面临六个方面的转变与困惑:学习环境复杂化、生活方式调整、学习要求提高、考试目标转变、学习方法革新及自我意识增强。
针对这些挑战,谢老师提出家校协作的六大建议:
保持有效亲子沟通:建立畅通、信任的对话渠道,是帮助孩子平稳度过高中的关键;
理性看待青春期变化:理解情绪波动与行为调整是成长过程的自然表现,避免简单归为“叛逆”;
共同培养抗挫力:家长应秉持信心与耐心,陪伴孩子逐步适应新阶段,尊重成长节奏;
关注高考政策与动向:提前了解新高考要求,助力孩子科学规划、优化学习方法与习惯;
赋能独立与人际能力:逐步培养其生活自理、人际交往和情绪管理能力;
协同学校管理共识:共同遵守手机使用、住宿纪律、交往规范等校规,形成育人合力。
谢老师强调,家校需同心同步,在孩子面临转折与挑战时做到“到位不越位、放手不撒手”,共同构建平稳、积极的高中成长环境。
会议最后,蔡森副主任作总结发言。他以“家校连心,学子扬帆”为主题,对本次家长会进行凝练提升,并代表学校再次感谢全体高一家长的信任与参与。
蔡森副主任指出,此次会议不仅是一次信息的传递,更是一次家校教育共识的深度凝聚。从学校的“五心”育人理念,到高一年级强大的师资配置和科学的教学规划,再到德育工作的细致安排,每一项举措都旨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幸福奠基。孩子的成长成才,离不开学校的悉心培育,更离不开家长的理解、支持与配合。真正的教育,是家校双向奔赴、同频共振的结果。
他呼吁家长与学校继续保持紧密沟通,积极融入“育人共同体”,做孩子成长的坚强后盾和智慧引导者。学校也将通过持续优化管理、提升教学品质、深化家校互动,为每一位学子的梦想保驾护航。
让我们携手并肩,以信任为舟,以合为桨,共同助力2025级新生在侨中这片广阔的海洋中,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