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己达人 同行致远
广州市名教师工作室揭牌
2023年10月19日上午,广州市王朝辉、李中彦名教师工作室揭牌仪式在广东华侨中学隆重举行。李子良校长、麦剑文副校长、教导处武四海主任、教研处陈凤华副主任、办公室蔡森副主任、工作室顾问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原院长、教授柯汉琳及工作室全体成员等出席仪式。仪式由我校教研处副主任陈凤华副主任主持。
李子良校长在致辞中强调,好学校需要一支好教师队伍的支撑,各学科更需要名师领航。李子良校长表示,学校将会大力支持教师在教学、德育方面的对外交流活动,以期在“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取得更多新突破、新成绩。
工作室主持人王朝辉老师在发言中,对如何培养青年教师的问题进行介绍。王老师指出,要在听课、磨课、讲学、论坛等研修活动中,指导青年教师明晰职业发展规划。同时他表示,将积极组织工作室成员参加学科教研活动,承担课题。自己会积极发挥自身的名师引领示范作用,帮助青年教师成长。
会议还邀请了黄穗燕、黎敏仪两位工作室教师代表进行分享。黄穗燕老师指出,要明确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要不断加强个人的语文素养,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让每一堂语文课生动、充实。黎敏仪老师表示“名师领进门,成长在自身”,作为工作室学员,自己将会虚心求学、耐心钻研、勤于实践、勇于创新。
李子良校长邀请柯汉琳教授及与会人员前往王朝辉、李中彦广州市名教师工作室举行揭牌仪式。
坚持课标导向 深耕理念更新
新课标导向下的语文教学探讨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柯汉琳教授作《教育部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专题讲座之一:新课标、新理念、新教材与教学实践新路径》专题讲座。柯教授从课标、教材编写者的角度,为推动新课标理解、促进新教材实施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指导。
讲座伊始,柯教授对语文课标的关键问题——语文课程新特点、语文课程基本理念新元素与课程结构设计新理念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叙述。接着,他分享了基于语文课程新理念的教材编写思路和特点,如何深入探究教学新路径和创造性变革教学方法提供了八个宝贵的教学建议,为未来的教育教学发展指明了新路径。在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如何实现教师知识视野的扩展,柯教授以语文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发展为例,殷切地提到:语文教师应培养更高水平的语文素养,持续学习,更新观念,改进实践。
此次讲座不仅指出了新课标、新理念、新教材与教学实践新路径,还为各位教学工作者指明了专业能力的提升方向,有效助力教育教学实践发展。
守正与创新
新课标背景下语文教学的实践问题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王惠老师给工作室成员作《新课标背景下语文教学的守正与创新》专题讲座。面对新课标改革,广大语文教师收获与困惑共存,理念与行动同行。王惠老师就其中最大的困惑“如何将目标与做法落地”,给出了她的回答——守正与创新。
何为守正?王老师表示,这要从语文学科的起点与语文学习的基本现实进行考量,语文学科是学习祖国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作为一门学习语言与文字运用的学科,其方法的基础是文本,其载体也是文本。语文教学是基于文本出发,考试方式也是基于文本出发,文本的问题也应该是语文学科必须解决的问题,就是语文学科要守好的“正”。
何为创新?就语文教学而言,王惠老师主要概括为三点:一是新课标语文教材内容的增添,改过去的单篇文本教学为任务群教学;二是学习方式的变革,将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三是拉动指向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即情景与任务教学。她提到,新课标的新目标是提高学科核心素养,这三点正是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三条路径。
理论实践结合 对点对标指导
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探究
10月19日下午,两个工作室成员共同参与,组织了《赤壁赋》的说课活动,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姚炜老师及广东华侨中学的其他语文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姚炜老师结合新课标理念及其倡导的教学方法,对四位教师的说课进行了细致而中肯的评价,并据此进行了以“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课堂应该是怎样的”为主题的讲座。
在说课环节中,任远超老师强调《赤壁赋》这篇文言散文的文辞优美,可以采用以读带教、以读带学,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进而树立旷达的人生态度。黎敏仪老师则选择第二课时展开,立足学情,采用了反复涵咏、角色扮演的方式展开教学,且设计了前置学习任务,让学生在理解眼前的江月、历史的江月、哲理的江月中梳理作者情感脉落。
张晓旭老师以问题为导向,先提出问题,后就问题设计活动,让学生理解其中乐景与悲情的跨越,从变与不变的角度去体悟苏轼的情感变化,并引入专家观点与作者身世背景,全面理解苏轼文章的意义。叶大剑老师站在单元整体的高度分析了《赤壁赋》所在单元的几篇课文,也强调引领学生反复诵读,于景与情的赏析中理解苏轼的心路历程与生命思考。
在评课环节中,姚炜老师称赞了四位老师的认真态度与说课能力,并建议再大胆一些,改革的步子再大一些。他表示,教师的新课标理念的落实仍需努力;目前评课最重要的标准就是新课标的标准。语文课要追求的是“做中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四个维度目标的达成在于情境设计、任务驱动、学生活动。
针对说课,姚炜老师强调了流程:说教材、说学情、说学习目标、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教材,即要说明课标对所教内容的要求,说明所教教学内容在这一节、单元、年级乃至整套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说明教材编写的思路与结构特点;说学情,即要注意分析这个班级学生的情况;要说的教学难点,是指那些比较抽象、离生活较远或过程较复杂,使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与思维逻辑;说教法,就是说选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以及采用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说教学过程,即介绍教学过程设计,这是说课重点。最后,姚炜老师对四位教师的说课内容进行了逐一点评。
在总结环节中,工作室主持人、正高级教师王朝辉老师强调,我们需要真正地践行新课标的教育理念,需要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青年教师需要加强学习,大胆尝试;其他教师也要改变观念,努力实践;姚炜老师的评课与讲座切中肯綮,一针见血,对他致以最诚挚的谢意。姚炜老师最后表示,希望下次再来到侨中时,可以看到更多的惊喜。
风劲帆满 百舸争流
“三新”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读写研讨
10月20日,教育部领航工程蔡森名师工作室“三新”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读写研讨会在广东华侨中学图书馆四楼学术报告厅举行。广州市王朝辉、李中彦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及团队成员全程参加了此次活动。广东华侨中学麦剑文副校长主持了上午的研讨会。
特级教师、广东华侨中学校长李子良致欢迎辞。
教育部国培计划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办公室罗容海副主任发来贺信。贺信由广州市王朝辉名教师工作室成员谢致欣老师代读。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党委书记俞明祥网络致词。
教育部领航工程浙江师范大学基地首席专家、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蔡伟教授,作《慧语文:以艺术的手段创新课堂》讲座。
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教育部领航名师、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银川市第六中学马文科老师介绍“走心读写”实验——《“革命传统作品整本书‘走心读写’实验报告——以〈青春之歌〉为例》。
《语文教学通讯》杂志主编王建锋作题为“把论文写在语文课堂上——优秀语文教研论文的特质”的讲座。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陈坪副院长作《基于“学·教·评”一体化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范式研究》讲座。
正高级教师、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苏宁峰老师作《单篇阅读里的景深与宽幅》讲座。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语文教育硕士导师周小蓬作《新课标背景下如何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讲座。
10月20日下午,研讨活动由广东省蔡森名教师工作室成员、清远市教师发展中心高中语文教研员、清远市名师郭学萍教师主持。
名师工作室成员、广东华侨中学教师赵丽莉上了研讨课《聚焦叙述视角,讲好成长故事——〈大卫·科波菲尔(节选)〉中的叙述视角鉴赏》。
第二堂研讨课是由名师工作室成员、广东华侨中学教师谢致欣上的《思辨的支点与力点——高三语文作文备考指导》。
佛山市南海中学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广东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马琳老师,广东华侨中学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广州市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王朝辉老师对两堂课进行点评。
广东省中小学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正高级教师、广东华侨中学蔡森老师作《慧语达道 以文化人》讲座。
广州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广州大学附属中学校长欧卫国为本次活动作总结和展望。
广州市王朝辉名教师工作室成员张晓旭老师感言:躬逢盛会,幸何如之,忝居其列,与有荣焉。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