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组简介及获得殊荣】
广东华侨中学化学科团结协作、勤奋进取,是一个教研氛围浓厚、教学各有特色的教师集体。科组全体教师在工作上兢兢业业,近年来取得了累累硕果。
从2002年起至今,科组每年均获“广州市优秀化学科组”称号;2007年3月,科组被广州市妇女联合会评为“巾帼文明岗”;2008年3月又被广东省妇女联合会评为“巾帼文明岗”。
【科组教学教研成果】
化学科组鼓励教师积极进行教学研究,通过教研促教学,提高教学效能和质量水平。科组教师撰写的论文,多人次获得各级各类论文评比一、二、三等奖。其中,广州市中学化学教研会每2年组织一次教学论文年会,科组每次都组织教师撰写论文参与评审并获得奖项。教师多次承担广州市和越秀区的化学教学公开课,教研水平和教学能力得到广州市和越秀区教研室的充分肯定和好评。
附:近年来教师获奖情况
获奖人 |
获奖时间 |
获奖内容 |
罗欣怡 |
2014年 |
广州市初中化学实验教师实验操作与创新技能竞赛特等奖 |
罗欣怡 |
2014年 |
第六届广州市教育技术装备与实验教学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 |
邓君 |
2014年 |
第五届广州市中青年化学教师素质大赛二等奖 |
朱少娇 |
2014年 |
第十二届中学化学教学论文年会三等奖 |
梁捷、秦绍臻、陈芸芸、 黄嘉雯 |
2013年 |
第十一届中学化学教学论文年会二等奖 |
周泽培 |
2009年 |
广东省化学新课程优秀教学论文二等奖 |
赵瑛华、秦绍臻、彭瑛 |
2009年 |
全国创新教育优秀论文评审一等奖 |
赵瑛华、秦绍臻、梁捷 |
2009年 |
广州市发展性教学评价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
周泽培、秦绍臻、梁捷 |
2009年 |
第九届中学化学教学论文年会二等奖 |
【指导学生参加比赛获奖情况】
科组教师在指导学生参加全国、省、市各类竞赛活动中屡获殊荣,最为瞩目的是在指导学生参加广州市中学生“我与化学”活动中所取得的成绩。自2000年以来,“我与化学”活动已进行了十四届,我校均取得了优异成绩,并在“我与化学”活动资源校本课程化的开发中产生了《Al(OH)3真的不溶于氨水吗》、《自然界的水》、《自制原电池的电流强度》 、《中学生的营养食谱》等具有较高参考、推广价值的创新性校本课程教学实践案例。
附:近年来指导学生参赛获奖情况
获奖时间 |
指导老师 |
获奖内容 |
2014年 |
彭瑛、罗欣怡、邓君 |
第十四届广州市中学生“我与化学”活动一等奖 |
2014年 |
罗序绵 |
第十四届广州市中学生“我与化学”高中组二等奖 |
2014年 |
罗欣怡、黄嘉雯 |
广州市中学生“溶解与结晶的奥妙探究”实验活动一等奖 |
2014年 |
朱少娇 |
第十四届广州市中学生“我与化学”高中组二等奖 |
2014年 |
朱少娇、罗序绵 |
广州市青少年“家庭化学实验100秒”三等奖 |
2013年 |
罗欣怡、朱少娇、黄嘉雯 |
广州市第二十九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二等奖 |
2013年 |
邓君 |
广州市中学生化学实验大晶体制作比赛二等奖 |
2010年 |
梁 捷 |
全国高中化学竞赛二等奖 |
2010年 |
周泽培、彭瑛、陈芸芸 |
广州市第八届青少年科技活动汇演一等奖 |
【科组展望】
近年来,化学科组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我们深知,在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中,化学科组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跟上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才能取得更大进步。在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实现学校教育再上新台阶的奋斗目标下,化学科的全体教师一定会继续努力,再立新功!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