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组简介及获得殊荣】
广东华侨中学物理科组现有专任教师12人,学历均在本科或以上,其中硕士学位5人。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6人。科组中青年教师占大多数,平均年龄36.4岁。2002年被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评为“优秀物理科组”。
【科组教学教研成果】
科组教师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因为热爱工作,老师们坚持做好集体备课,共同探讨新的教学方式,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把热情与活力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因为注重实践,园丁们在第二课堂、科技节等活动中努力让课堂知识在课外得到延伸;因为团结合作,教师们上下一心,相互关心,努力创建和谐、轻松的科组环境。
科组教师们的课堂教学深受学生好评,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较高,物理科组学术气氛较为浓厚,重视并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在全科组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几年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和业绩。
附:近年来教师获奖情况 |
||
作者 |
题目 |
何时在何刊物发表、出版 或在何范围交流 |
罗健鹰 |
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实施的要素 |
2008年广东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二等奖、2008年广州市校本科研与教师发展学术研讨会二等奖 |
高中物理新授课高效教学的探究 |
2013年第四届“中国移动校讯通杯”全国教师论文大赛省级二等奖 |
|
《物理高考备考专项训练》 |
作为编写者之一,由广东教育出版社2013年出版 |
|
吴德芬 |
例说讲评复习课 |
2010年广州市教研会物理年会论文二等奖 |
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与牛顿第一定律 |
2005年广东省教厅新课程教物理课堂教学设计评比 获省三等奖 及市的一等奖 |
|
听评市物理公开课后反思 |
2008年广州市中学物理优秀论文一等奖 |
|
张照滔 |
有效教学初探 |
2010年广州市教研会物理年会论文二等奖 |
李玲 |
高中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
2010年广州市教研会物理年会论文三等奖 |
欧阳杰聪 |
实验探究教学中的问题串的设计思考 |
2010年广佛肇校本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论文三等奖 |
杨健如 |
关于用天平测算质量问题的探讨 |
发表在《湖南中学物理》杂志2011年第1期 |
让初中物理的例题教学“活”起来 |
发表在《湖南中学物理》杂志2011年第3期 |
|
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在“浮力”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
在2012年在广东省教育学会课题“新授课有效课堂教学研究与评价”结题大会上评为二等奖 |
|
邝锐坤 |
《巧搭脚手架——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实践》 |
在广东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2011年论文评选活动中荣获三等奖 |
刘石头 |
唤醒学生科技创新意识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与案例研究 |
收入2014年7月,上海教育出版社《教学实践研究中的理论反思:广东华侨中学经验》 |
例谈教学目标设定的可操作和导向性 |
广州市2013年年会论文评比活动中获三等奖,并在会上交流 |
|
浅谈四导四自教学模式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
广州市2012年年会论文评比活动中获三等奖,并在会上交流 |
【指导学生参加比赛获奖情况】
科组教师不仅在教学、教研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还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全国、省、市各类竞赛,亦屡获佳绩。
附:近年来指导学生参赛获奖情况
时间 |
获奖学生 |
奖项名称与等级 |
指导教师 |
2010.9 |
马献羊 |
广州市高中力学竞赛三等奖 |
张照滔 |
2011.9 |
卢力文 黄丽婷 曹励琪 |
广州市高中力学竞赛一,二等奖 |
欧阳杰聪 张照滔 |
2011 |
李浩天 陈熹慧 卢力文 曹励琪 |
2011全国数理化大赛初赛 |
李玲 刘石头 |
2012.4 |
丁立 |
广东省中学生无线电测向竞赛一等奖 |
刘石头 |
2012.1 |
李浩天 曹励琪 卢力文 |
第四届全国中学生数理化学科能力展示三等奖 |
李玲 张照滔
|
2012.4 |
丁立等 |
广州市青少年无线电测向赛一、二、三等奖 |
刘石头 |
2012.4 |
李广庆等 |
广州市青少年机器人系列赛二三等奖 |
刘石头 罗健鹰 陈磊 |
2012.11 |
卢力文 |
第29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三等奖 |
张照滔 陈磊 |
2013.1 |
范海健 朱华宇 丁立 |
中韩无线电测向友谊赛三、四、六名 |
刘石头 |
2014 |
何朗清 |
广东省广州市多项比赛一、二等奖 |
刘石头 |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