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11月1日下午,广东华侨中学教育集团2025年度省市规划课题(理科)开题报告会在高中校区五楼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开题共有三个省市规划课题。担任开题报告会的指导专家有中学政治正高级教师陈春芳老师、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黄少旭老师、广州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庄宏远老师,三个课题组全体成员参加了本次开题报告会,会议由教研处副主任陈凤华主持。

首先,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2025年度课题(省教学成果培育项目)主持人杨豪老师作开题报告。这篇开题报告聚焦于校园安全事件频发的背景下,探讨如何通过生命教育提升青少年在现代社会中的适应能力。报告回顾了生命教育的历史发展。研究目标旨在设计适合高中生的生命教育项目,探索课程开发路径,评估教育项目实施效果,并扩大其社会效益。研究内容包括调查高中生适应教育问题、研究生态教育策略及教学案例,以及评价生命教育课程的效果。技术路线涉及文献研究、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预期成果包括完成教学案例、发表相关任务和提出教学成果申报方案。报告最后提出了如何丰富教学成果和扩大社会效益的问题。

接着,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2025年度课题(一般课题)主持人杨绍玉老师作开题报告。本项目探讨了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模式的改革,特别是问题解决导向教学策略的实施。项目指出,新高考强调学生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足以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因此,项目提出了在生物课堂上实施问题解决导向教学的策略,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项目详细介绍了问题解决导向教学的理论基础,包括认知科学和心理学理论,并强调了该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自主性和有效性方面的重要性。项目还提到了问题解决导向教学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它在医学教育和其他学科领域的应用。项目还探讨了如何将问题解决导向教学与其他教学方法结合,形成多元化的教学模式。研究内容包括:确定高中生物模块中的真实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这些问题,并在过程中构建概念内涵和外延。研究还计划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法、教育实验法和案例研究法来实施。项目强调了问题解决导向教学在提高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方面的重要性,它根据高中生物课本模块内容筛选真实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通过合作探究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此外,项目还计划通过编写教学策略方案和发表相关论文来推广这一教学模式。

最后,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2025年度课题(萌芽课题)主持人于莉老师作开题报告。于老师介绍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如何设计初中篮球大单元课后作业以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报告基于2021年推出的“双减”政策、2022年的新课标和2024年新教材实施,探讨了如何使减负政策落地。报告关注学科教研要求和学校具体情况,旨在通过大单元课后作业实现学生学习评估的定量和定性。报告指出,目前关于篮球大单元课后作业的研究很少,几乎没有相关成果。报告围绕选题依据、政策引领、学界共识、现实困境、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六个方面展开,讨论了政策如何引领家庭和学校体育课后作业的落实,学界共识包括借助信息化平台、课外体育作业模式的周期环节,以及作为补充的实践环节。报告还探讨了一线教师面临的新教学元素吸收和组合难题,课外作业的发展阶段,以及课程体系的新变化对课外作业的推行缺乏明确定位和支持。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和参与观察法,以及通过学生个别访谈和同行评价对作业设计进行反馈,利用信息化平台创新作业操作。报告最后讨论了借助信息化管理难点,如学生手机管理和数字化教学中间能不能达到一个较好的平衡。

三位专家分别对三个立项课题就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研究预期成果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并对每个课题给予指导和建议,为课题研究的开展给出了详细的改进思路和方向指引。帮助课题组进一步凝练了课题名称、明确预期成果、细化研究内容,有效地解决了课题组在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一些困惑和难题。
课题起航助成长 凝心聚力谱华章
2024年11月1日,广东华侨中学教育集团2025年度省市规划课题(理科)开题报告会在高中校区成功召开,报告会邀请了华南师范大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正教授徐志庭,数学正高级教师吴平生科长,化学正高级何庆辉校长担任专家团,旨在推动广东华侨中学课题的发展,为课题的顺利实施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开题报告会上,郭庭光、张军平、马硕三位老师就三个课题相关信息进行了阐述。专家们分别对三个课题可行性和合理性进行了肯定,同时给出了宝贵意见。
郭庭光老师作为“基于高中数学建模素养培养的‘教-学-评一致性’实践研究”课题组核心成员,详细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预期成果。张军平老师作为“化学史育人价值、学习路径与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主持人,从研究现状、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课题创新点、预期研究成果、主要参考文献等方面介绍了课题的相关情况。马硕老师作为“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研究——以数学探究活动为载体”课题主持人,从研究背景与目的、核心概念与理论依据、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目标与预期成果、研究创新点与基础、效益分析与推广等方面介绍课题内容。

吴平生教授点评
吴平生教授认为三个课题的研究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在中学数学、化学的教学中是有益的探索。课题研究开始前,需要将课题目标具体化、显性化,丰富研究内容,有指向的提炼研究成果。日常教学应联系生活实际问题,教学素材源于实际,最后脱离实际(高于实际)。

何庆辉教授点评
何庆辉教授同样肯定了三个课题的研究意义,肯定了三个课题渗透了德性教育,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作为开题专家,何教授对三个课题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分别给出了宝贵的建议,对三个课题存在的不足给予了补充,为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徐志庭教授点评
徐志庭教授作为高校的专家,从更高的理论视角,在肯定三个课题研究价值的基础上,为课题研究指明了大方向。徐教授认为数学建模素养评价可以参考国外的评价体系,但是也要能够结合本土的实际进行修正。同时作为 "中学数学研究"杂志主编,对课题开题报告的格式提出了修改意见。
最后,广东华侨中学教研处副主任陈凤华老师肯定了三位课题开题汇报人的精心准备;感谢三位专家高度认真负责给出了专业的指导;希望课题组成员能结合专家们给出的建议,细化、具化研究目标,优化研究内容,提炼研究成果。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