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研”途漫漫。辛勤浇灌,硕果长成。教育科研是促进教育教学持续发展的有利抓手,可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助力学校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进一步强化课题研究工作,提升课题研究实效,助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2024年12月6日下午,广东华侨中学举行了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结题报告会,会议由学校教研处陈凤华副主任主持。
一、专家莅临 精准把脉
本次结题报告会特邀了化学正高级教师丁革兵老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属科学城实验学校党委书记徐晗老师、广州市番禺区教师发展中心高中化学教研员陈谦明老师和天河区教师发展中心综合实践科研训员胡睿老师。

陈凤华副主任主持会议
二、回顾历程 展示成果
各课题组依次从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方法与过程、研究结果与创新点、不足与展望以及研究反思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汇报。
邓君老师作了广州市规划课题《基于思维模型建构的高三化学核心知识教学及策略研究》的结题汇报。结题报告总结了课题前期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结题阶段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课题组总结出了部分高三化学核心知识的思维模型,包括无机化学模块的铝及其化合物的思维模型等和有机化学的二氯化物同分异构体种数的思维模型等,探索出了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包括“问题探究““自主导学”和“构建知识网络”策略等,有效促进了高三课堂的提质增效,课题组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课题主持人邓君老师进行结题汇报
罗序绵老师作了广州市规划课题《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探究”栏目教学应用与评价研究》的结题汇报。结题报告介绍了课题开展的各个阶段的研究工作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果情况。课题组老师们齐心协力、通力合作,对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的“探究”栏目进行了分类整理并对其功能价值作了对比分析,总结归纳了新教材“探究”栏目的使用策略,并依照课题组提出的教学策略开展了不同类型的“探究”栏目的教学实践和评价研究,为促进学生科学探究核心素养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经过两年的积淀,课题组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圆满完成了课题任务书的要求。

课题主持人罗序绵老师进行结题汇报
章琎老师作了广州市规划课题萌芽课题《POE教学策略在初中化学的应用研究——以“复分解反应”为例》的结题报告。课题报告从“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研究现状”“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课例”和“研究创新点”几个方面展开汇报。重点阐述了POE教学策略的教学流程与在初、高中化学学科的研究现状,并分享以“复分解反应复习课”为例进行教学设计的案例,从而提高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有效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张娜副主任的两个课题——《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初中数学项目式学习案例开发与实施研究》中期报告与《国际理解教育视域下初中项目式学习案例开发与实施研究》结题报告顺利开展。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题由郭寒婷老师作为课题组代表详细阐述了课题组的中期研究成果,展示了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巧妙融入初中数学项目式学习,让古老智慧在现代数学教育中焕新活力。

张娜副主任课题中期汇报
“国际理解教育”课题由主持人张娜副主任在结题报告中系统总结了国际理解教育理念下初中项目式学习案例的开发与实施经验,张娜副主任所做的“国际理解教育视域下初中项目式学习案例开发与实施研究”结题报告尤为引人注目。该研究系统梳理了国际理解教育理念下初中项目式学习案例的开发全过程,从多维度构建了丰富且具深度的案例体系,涵盖国际理解视域下不同的学科背景知识与项目式学习实践应用的结合,切实提升了学生跨文化交流与跨学科综合运用能力,为“国际理解”教育提供了有关学习借鉴。

主持人张娜副主任进行结题汇报
三、专家引领 高瞻远瞩
评审专家们认真听取了各课题组的汇报、查阅了课题研究材料和成果展示材料后,以专业的视角和严谨的态度,对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成果、亮点与创新给予了中肯的评价。此外,专家们也对课题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随后,四位专家分别就结题报告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进行了科学、严谨、深入的点评,并对五个课题组的研究工作与研究成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课题组的研究内容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贴合学生发展需要,课题组的成果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学校教师队伍的专业化,促进学生发展的多元化。专家们一致决定通过四个课题组的结项报告。同时,专家们也为五个课题组后续研究的完善指明了方向。

专家:丁革兵老师

专家:徐晗老师

专家:陈谦明老师

专家:胡睿老师
仰望星空研课题,脚踏实地育人才。结题报告会不是研究的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在教育科研的道路上,我校教师将以此为始,以研促教,砥砺前行,续写新篇,用扎实的专业,把课题研究的成果转化为学校发展的动力,转化为教师成长的效力,让课题研究充满张力,让课堂教学彰显活力,让教研的硕果缀满枝头,谱写以研促教、教研兴校的新篇章!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