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4日到7月16日,广东华侨中学24名师生在丹霞山开展了为期三天的生态科考研学活动。此次科考以“松材线虫病调查”为主线,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研究学习。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考察与科学研究,增强学生们对自然生态的认识与保护意识,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探索未知的宝贵机会。在丹霞山的壮丽风光中,师生们共同揭开大自然的神秘面纱,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生命奇迹。

在开营仪式上,朱国璋副校长鼓励同学们在此次活动中认真学习、积极参与,通过体验和实践,把课本的知识与现实联系起来,并不断思考,不断探索。学生代表沈烨煊同学也进行了讲话,倡议同学们遵守纪律、注意安全、积极学习。随后,同学们通过分组热身活动,相互熟悉,也燃起了学习的热情。


开营仪式之后,同学们马上开启学习之旅。自然学校的余校长以风趣幽默而又通俗易懂的语言,引领同学们从沙盘中整体认识丹霞山的地形地貌,让同学们对丹霞山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DAY1
14日下午,同学们在自然导师的带领下考察了丹霞山科考线路的第5、6号线。知识量丰富的蚂蚁老师、金龟子老师、凤梨老师和白鸽老师一路上为同学们讲解了各种各样的植物、昆虫,以及这次研学的主角——“松材线虫病”。同学们一路紧跟老师,认真听讲,还有同学认真做着笔记,用手机、相机进行记录,大家全程都保持着积极的状态进行观察、记录,还能提出值得思考的问题,听着老师们的讲解,大量知识涌入同学们的脑子里,同时,同学们也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在山上徒步了一下午,夜幕降临,同学们却忘记了累,大家怀着无比期待的心情,跟随老师进行观星活动。听老师说,这段时间,晚上云层很厚,几乎看不到星星。但是,我们很幸运,当我们走到户外,抬头仰望夜空,惊喜地发现繁星点点,还有明亮的月亮。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天文望远镜观测月亮。随后,同学们又顺着老师的指示看去,发现一颗颗发着微弱星光的星星,连成一个个星座。它们似乎近在咫尺,却又遥不可及,这是独属于星空的震撼。


DAY2
次日清晨6点,同学们跟随老师体验观鸟活动。同学们小心翼翼地轻声走动,害怕惊扰到鸟儿,也忍不住惊叹鸟儿们可爱的特征和行为,并兴奋地相互分享着新发现的鸟儿们的动态。观鸟一个半小时,同学们就发现了17种鸟儿。原来,我们身边还存在着这么多可爱的小精灵。





早餐过后,我们乘坐缆车上山,登顶丹霞山主峰长老峰,一览丹霞众山。随后,我们开始考察第1、2号科考路线,对“松材线虫病”进行了细致的了解和调研。路上,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单梯铁索”了。陡峭的山崖边,我们手脚并用地走在近乎垂直的楼梯上,有趣又刺激!同学们都不畏惧,个个化身为探险家,勇敢前进!

中午,我们来到别传禅寺享用斋菜,体验佛教文化。


傍晚,我们来到餐厅,老师们为我们准备了生活体验活动——包饺子。同学们跃跃欲试,不一会儿,一盆盆“圆润饱满”的饺子就出现在了我们的饭桌上。

吃完自己包的饺子,我们又开始了研讨活动。各小组成员围坐一起,激烈地讨论着,大家都各抒己见,为完成学习任务贡献自己的智慧。



完成小组学习任务后,我们在回住处的路上,跟随着蚂蚁老师进行夜间观察。我们看到了一些节肢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等。让人惊喜的是发现了萤火虫,它们闪烁的微光,似点点繁星,颇有种浪漫的感觉。




DAY3
16日上午,我们通过游船考察了第7号科考线——水上丹霞,从仰视的角度,一览丹霞山的风貌,也观测到两岸植物的情况。接下来,我们来到了丹霞山博物馆,进行了模拟沉积岩实验和博物馆闯关PK。同学们积极参与,体验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



在结营仪式中,两个小组分别进行了研学成果展示,老师们还设计了问答、抢答游戏环节,以帮助同学们回顾这几天所学到的知识,并且对优胜小组以及小组长进行了表彰。最后,老师们给每位同学颁发了研学证明。
通过此次研学活动,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在这片被誉为“天然博物馆”的土地上,我们亲眼见证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生态平衡的脆弱。此行不仅让同学们增长了知识,还锻炼了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在与团队成员的合作中,我们学会了如何沟通、如何协作、如何共同解决问题。这些经验将对同学们未来的学习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最重要的是,这次研学活动让我们更加珍惜大自然,树立了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并意识到每一种生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我们应该尊重和保护它们。
我们相信,这次经历将成为同学们人生中宝贵的财富,激励我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探索和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也希望能点燃同学们的科考梦!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