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初诚美 慎终宜令
2023年10月20日,教育部领航工程蔡森名师工作室“三新”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读写研讨会在广东华侨中学图书馆四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教育部国培计划项目办公室、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为本次活动的指导单位,广州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为协办单位,广东华侨中学为承办单位。部分广东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广州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及其团队成员、广东华侨中学全体语文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特级教师、广东华侨中学校长李子良致欢迎辞,他指出,云山之傍,珠水之滨,金秋时节,侨中校园迎来了一场高端的学术盛会。四方胜友齐聚,专家名师云集,同研“三新”背景下语文读写之道,共讨语文教学发展之路。期待本次活动传播名师教学理念,搭建名师工作室交流平台,引领语文教师在新课程改革、新教材实施、新高考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推动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探索实践的务实之行。通过本次宝贵的交流机会,希望能引进各位专家名师先进的新课程理念,促进学校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提升,让课堂改革不断深化,惠及广大师生。
广东华侨中学李子良校长致欢迎辞
教育部国培计划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办公室罗容海副主任发来贺信。他对此次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会的全体教育同仁表示崇高的敬意,向为此次研讨会召开给予支持和付出辛劳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广东华侨中学领导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指出,工作室主持人蔡森老师的成长历程,正是一名基层教师从善护初心到进阶卓越再到实现超越的生命成长史,也是作为一名语文人不断精进教育思想丰富课程内涵的语文教育史,更是扎根泥土做教育、辐射引领师生不断前行,践行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史。蔡森名师工作室助手、广东华侨中学高三年级组长谢致欣老师代读教育部国培计划项目办公室罗容海副主任贺信。
谢致欣老师代读罗容海副主任贺信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党委书记俞明祥网络致词,他指出,教育部领航工程蔡森名师工作室助推国家脱贫攻坚战略,响应号召,派成员前往云南怒江州支教。工作室成员多次参加全国新语文教研论坛、苏浙名师大讲坛,促进了粤浙教学交流。他强调,语文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关乎人文,化成天下”,语文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成才的奠基石。学好语文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必要条件,学科的独特性造就了语文教师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语文教育应当秉持家国情怀、传道情怀、仁爱情怀、天下情怀,给学生真善美的熏陶和教育,以趣催文、以史识文、以典铭文、以教养文,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让学生在我们老师用心用情用功教学中,真正爱上我们的博大精深的中国字、中国话,并从传授走向传承,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脉。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党委书记俞明祥致词
广东华侨中学麦剑文副校长主持了上午的研讨会。
广东华侨中学麦剑文副校长主持
君子和而不同,美美与共
在10月20日上午的专家讲坛中,教育部领航工程浙江师范大学基地首席专家、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蔡伟教授不远千里,从浙江赶赴广东华侨中学,作了题为《慧语文:以艺术的手段创新课堂》的讲座,分析了慧语文的实质在于创新课堂,同时为一线教师带来了丰富教学方法。
浙江师范大学蔡伟教授作讲座
《语文教学通讯》杂志主编王建锋作了《把论文写在语文课堂上》讲座,他指出,教师要成为编者的“同谋”,介绍了《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的鲜明特色;要成为教者的“同谋”,介绍了优秀语文教研论文的特质;要向写作高手的方向“共谋”,介绍了语文教研论文写作与发表要义。
《语文教学通讯》杂志主编王建锋作讲座
广州教育研究院陈坪副院长作了《基于“学·教·评”一体化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范式研究》讲座,从问题的提出,到高中生阅读问卷调查,再到研究规划,深入分析“三新”背景下中学语文的教学和研究的重要问题,最后提出整本书阅读教学范式,探索促进学生从学习中获得语文素养全面提升的方法,引人深思。
广州教育研究院陈坪副院长作讲座
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教育部领航名师、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银川市第六中学马文科老师的“走心读写”,阐释了读者要采用沉浸式阅读方式,专注、投入地阅读;要走进文本,与作者进行对话;他概括了“走心读写”的核心,即倡导学生的阅读采用“普通读者”的视角,主张享受阅读,从而以语文滋养生命。
银川市第六中学马文科老师作讲座
正高级教师、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苏宁峰老师作了《单篇阅读里的景深与宽幅》讲座,他提到,“单篇文本的阅读,如陷入平面化阅读,解义不解味,就缺乏景深;如能通过文本细读,我们必将获得深邃的景深与辽阔的宽幅。”苏老师认为,避免片面追求大单元、群文等学习形式,应多关注经典课文的单篇教学。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苏宁峰老师作讲座
在“三新”背景下,对教学改革的思考出现“君子和而不同。”学术上百家争鸣,美美与共,这正是研讨会兼容并蓄的魅力所在。
什么样的教学是最好的?适和恰。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语文教育硕士导师周小蓬在《新课标背景下如何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讲座中详细讲解了“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等朱子读书六法。之后,周教授重点介绍了思维导图阅读法。会后,许多一线教师希望分享她的课件,以方便借鉴阅读的方法,应用到课堂教学中。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周小蓬作讲座
与会教师认真聆听
专家的指导高屋建瓴,让人醍醐灌顶,不一而举。这是一场“三新”背景下新理念和新策略分享的盛宴,可谓风云际会,胜友如云。《广州日报》记者闻讯而来,专就“三新”背景下“语文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的问题采访了周小蓬教授、王朝辉老师、苏宁峰老师,以此来回应社会和家长对教改的关注。
与会名师接受《广州日报》采访
守正创新,拥有整合视野
10月20日下午,研讨活动由名师工作室成员、清远市教师发展中心高中语文教研员、清远市名师郭学萍教师主持。
名师工作室成员、广东华侨中学教师赵丽莉上了研讨课《聚焦叙述视角,讲好成长故事》。本课以三个学习任务串起课堂,分别是提炼海报关键词、为宣传海报选择一张海报图片、第一人称视角下大卫的身份和成长,这是基于语文要素的板块式学习活动。高二6班的同学参与其中,精读《大卫·科波菲尔(节选)》经典段落,体会到阅读的乐趣。赵老师的课从“谁在讲故事”切入,从叙述视角维度对文本进行解读,打破传统的过于注重小说内容的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在小说阅读中多关注小说的叙事艺术,拓展学生小说阅读的路径。
赵丽莉老师上研讨课
第二堂研讨课是由名师工作室成员、广东华侨中学教师谢致欣上的《思辨的支点与力点》。她以明确审题核心概念为支点,引导学生组词拓展,设立“假想敌”,然后加以限定,引导学生写作提纲并开展互评、展示,引导学生后续梳理成文,达到直击人心的效果,学生的成长和提升在研讨课上呈现出来了。本课引导学生通过精准审题,寻找论证切入口等做法,使思辨有方向、文章有力量,以解决写作后续左右摇摆、思路混乱、无法深挖等一系列问题。
谢致欣老师上研讨课
评课环节依然精彩。佛山市南海中学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广东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马琳老师在评课时表示:两堂课体现了读和写的接力,均紧扣教材《大卫·科波菲尔》章节,体现了教考衔接;两堂课都能抓住痛点,击破重点,有效解决“如何驱动学生深入阅读整本名著,写作中如何解决审题不明、关键词内涵不清”等问题。
广东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马琳老师评课
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广东华侨中学语文科组长王朝辉老师认为:两堂课都重视文本,重视思维,在课堂上的互动反馈中,不吝啬肯定和赞美之词。两位一线名师提出了两个课例值得优化和提升的地方,切中肯綮,有深度、有力度。
广东华侨中学语文科组长王朝辉老师评课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音;善教者,使人继其志。”不可否然,善于整合的教学设计,必然在传道、授业、解惑中让学生受益。整合教学是一种视野,整合是中学语文人面对“三新”命题的正确打开方式.
川流不息 月印万川的丰满和澄澈
教育部领航工程名师工作室、广东省中小学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正高级教师、广东华侨中学蔡森老师作了分享。作为本次研讨会的召集人,对参加此次研讨活动的专家、名师表示感谢,对筹备此次活动台前幕后的同仁致以诚挚的敬意。同时作了《慧语达道 以文化人》讲座,他从“为何呼唤慧语文”“何为慧语文教学”“如何实施慧语文教学”三个方面阐释慧语文内涵:教师注重日常专业发展和思想修炼,成为慧师;在教学上能够实施高效的方法,做到慧教;学习者能够获得适宜的个性化学习和美好的发展体验,得到慧学。在阅读中寻求慧,在写作中彰显慧,在实践中创生慧。从而培养具有良好价值取向、较好思维品质、较深创造潜能的人才。
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蔡森老师作讲座
广州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广州大学附属中学校长欧卫国为本次活动作总结和展望。他以颇具鼓舞性的一句“语文教育的春天来了”开场,激励年轻教师抓住时机,春耘秋收。他回顾了本次活动的各个环节,重温专家讲座精要,指出当前语文教学面临的困惑与机遇。
广州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广州大学附属中学校长欧卫国作总结和展望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两位名师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后浪寄予厚望,希望大家乘势而上,笃定前行,“三新”改革下,能抓住“风劲帆满海天阔”好时机,必能“百舸争流逐浪高”。他们曾以自己的自强不息获得了专业的精进,现在又以自己的核心力量去辐射引领,毫无保留地分享教学经验和体悟,月印万川。
活动现场花絮
参会领导、专家、教师合影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语文总是那么值得玩味,身为语文人,在如琢如磨中总能找到自己的幸福滋味。青年我辈若以理论学习为道、以教学策略探究为术,道器兼修、向美而行,以“扎实做,做扎实”的研修风格,共享教研,必将成就学生,成就自己,成就语文!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